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源搜集 > 卫辉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研究报告
卫辉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研究报告
发布时间:2023-10-05 23:15

卫辉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研究报告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

基础设施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是城市文明进步的象征。按照市委、市政府对我市城市建设工作的要求,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听取了有关部门的介绍,召开深入讨论外部供热管网和城市二级道路建设。通过对改造等施工工地等重要场所和区域进行实地考察,对全市道路、交通、给排水、城市环保、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进行调查,形成调研报告。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1.基本情况

2018年,市委、政府紧紧围绕河南省100个地市提高质量建设目标,以及不断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5重点市政项目相继实施,城市功能和品味显着提升。道路改造项目2018实施以来,共投入余元,改造主路次干路2 在市区特别是投资5500万元,开工建设比干大道(建设路-建建路)道路工程并投资1400万元开工建设xxx工程 。目前市区已有道路44条,道路总长度100419米,显着提高了城市道路水平,极大方便了市民出行。以创建省级园林城市为契机,全面科学开展城市绿化。 xx湖A区、D区于2018年开工建设。建成区内所有植被垂直投影面积7.74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6.01% ,绿地面积达到6.67平方公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8.5平方米;。实施给排水管网改造工程累计铺设、改造给排水管网5千余米,供水面积20超过平方公里,该市负责超过10万人口的生产和生活用水。

2。问题

虽然我们市的市政基础设施逐年完善,但与城市建设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总体上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由于县级财力相对薄弱、筹集资金困难等原因,我市政基础设施投资主要依靠上级,投融资渠道单一。尽管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不断加大投入,但仍不能满足我市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

)基础设施不足。尽管近年来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但建设起点较低。特别是道路、排水、污水等尚未形成健全、完善的网络。垃圾收集、储存等基础设施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影响城市整体形象和功能的提升。

()设施监管和维护不到位。当前,我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仍然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体制和机制不健全和完善,部门权责不清,对工程的监督和维护不及时落实,影响整体质量和效率。项目的。特别是施工车辆和机械在道路上装载、作业不规范,对道路、供水等公共基础设施造成破坏。个别建筑工程竣工后往往无人看管,容易受到人为和外力等因素的破坏,给施工造成损失。 。

()公民的思想落后了。受多年积累习惯影响,部分市民仍保留传统生产生活观念,缺乏公众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存在倾倒、堆放、储存、不合理使用,甚至人为破坏城市基础设施等现象。

3。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对策

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不仅是加快百城建设提升质量的需要,更是不断满足需求的需要是广大市民对改善环境、提升城市功能品味的期盼。 。针对我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一)创新思维,多渠道筹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完善公共财政主导的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体系,逐步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多元化投资机制。要充分利用现有城市建设资金政策,认真学习上级关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政策,深入广泛研究,积极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细化城市收费项目制定科学合理、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政策。出台资金征收、管理和使用办法,扩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加快建立健全市政公用设施有偿使用制度,推动市政公用事业由服务型向经营型转变,合理化公用事业价格,积极引导和促进供水、供气、公共交通、供热等企业逐步进入市场,增强自身发展能力,减少财政补贴。拓宽投资渠道,运用市场化机制,积极探索通过PPPBOT等模式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加强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财务安全。

提质扩能,加强薄弱环节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特色突出、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完善和加强薄弱环节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加强城市排水防洪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排水系统,加快老城区雨水管网改造,力争尽快建立较为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洪工程体系;改造城市供水设施,完成城市供水干管改造,完善城市供水设施,提高城市供水质量,确保供水卫生安全;加强城市供热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供热规划和管网改革,逐步建立新型城市供热体系;加强城乡公共交通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城乡公共交通设施,努力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努力形成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新格局。搞好城市园林绿化,共同开展“四城联创”活动,加强城市道路树木种植和绿化带建设,提高城市园林的档次和品味。

)建设与管理一体化,提高市政基础设施综合管理水平。要树立大建设民建、民营、民管的理念,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运用改革思维方法,不断创新探索城市管理新机制新模式,真正形成人人为城市建设和管理服务的良好氛围。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管理体制,切实解决当前分割、多元管理问题,逐步推动部分城市管理行政处罚权相对集中行使,重点整治“占街当城”、“占路经营”、“随意占道”等问题。同时,进一步配备强有力的管理队伍,提高管理的规范化、专业化程度,增设必要的机械设备,提高机械化作业率同时注重部门整体联动、密切配合、共同管理,形成合力。此外,要加强全市违法建设专项整治,对部分群众私建、突发建房现象责令限期整改,并根据新情况新问题研究管理制度和对策有效遏制这种现象的蔓延发生

)宣传教育,营造市政基础设施管理的良好氛围。在宣传沟通方面,要有效利用现有宣传媒体,广泛宣传政府的重要城市管理举措,反映城市管理的有益成果,加强政府与居民的沟通互动,形成有利于城市管理的舆论氛围。全社会支持城市管理。通过在学校、社区、商场等公共场所设置宣传栏、横幅、标语、发放宣传册等方式,明确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意义、要求和措施,广泛宣传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和县政府相应的管理制度。争取公民对市政建设管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的办法和办法。组织开展各类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居民文明素质,培育和树立现代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人民城市管理”的良好氛围。同时,要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群众监督、新闻舆论监督作用,把执法程序、执法标准、执法要求、执法结果置于司法机关的监督之下。群众通过行政公开、居民投诉、新闻舆论曝光等方式实施。通过扎实有效的教育宣传工作,动员干部群众积极行动,自觉提高居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

|